智慧城軌 雲領未來——城軌雲平台示範項目獲協會專家好評
我國目前的城軌行業信息技術架構陳舊落後,隨着雲計算、大數據、物聯網、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的蓬勃興起,技術的創新和進步將會進一步推動城軌交通的發展。發展推動城軌交通是解決大城市病的有效途徑,也是建設綠色城市、智能城市的有效途徑。
2017年初,中國城市軌道交通協會專家和學術委員會圍繞城軌信息化「1-3-5-3-1」總體架構,謀劃並研編了智慧城軌「1-3-5-2」技術規範體系,力求在雲計算等新興信息技術和城軌業務深度融合中實現關鍵核心技術的自主創新。
由城市軌道交通bbin宝盈集团牽頭北京交通大學和成員單位交控科技有限公司參與完成的呼和浩特市城市軌道交通雲平台,是遵循「1-3-5-2」技術規範體系建成的首個城軌雲示範應用。
針對該項目,近日中國城市軌道交通協會專家和學術委員召開了《城市軌道交通雲平台創新研究與應用》(以下簡稱「城軌雲平台」)項目科技成果評價會通過專家組評審。專家組對該項目成果予以充分肯定和高度評價:
一、城軌雲平台是國內城軌交通行業首次實現以雲平台承載全部城軌業務的典型應用,是雲計算在城軌行業的集成創新。
二、城軌雲平台開創了城軌行業安全等級保護歷史。
三、雲平台總體規劃先進科學,建成了面向線網規劃的雲平台,為後續新建線路接入進行了條件預留,擴展性強,並為城市軌道交通數據和資源統一管理奠定了基礎,國內外尚無先例。
四、城軌雲平台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對全國智慧城軌和城軌雲建設起到了重要的指導作用。
城市軌道交通雲平台在呼和浩特軌道交通成功踐行並順利投入運營以來,系統穩定可靠,已成為呼和浩特地鐵運營不可或缺的基礎支撐平台。
經濟效益上,據不完全統計,採用城軌雲平台技術,資源利用率提高5倍以上,前期投資可節省40%左右;運維節省人力成本30%以上;降低信息化系統及弱電系統的總擁有成本(TCO)35%以上;僅1、2兩條線即可降低投資成本5.16億元,運營成本每年降低2797萬元,信息化系統總擁有成本降低約38.44%,後期新線納入共享雲資源及站段系統雲化後的機房建設等節省投資更為可觀,取得的經濟效益十分顯著。
社會效益上,城軌雲在呼和浩特落地實施,填補了城軌整體業務全部「雲化」的空白,開創基於中國標準城軌雲建設的歷史,使城軌雲技術創新應用進入中國乃至世界前列。為乘客提供更好的出行體驗,為以智慧城軌為載體的交通強國建設奠定了紮實的基礎和良好的生態環境。